外媒:中国汽车产能过剩,123个品牌,4000万产能 只有2200万买家
5月4日,外媒报道称:中国汽车产能过剩,内耗严重,4000万产能,123个品牌,只有2200万买家,中国汽车正在寻求全球出口,以释放产能。
在中国,汽车制造商目前拥有每年生产约4000万辆汽车的产能,但中国消费者每年仅购买约2200万辆汽车。尽管存在这种差距,政府仍继续支持该行业的发展。
据《华尔街日报》报道,去年,中国有123个品牌至少推出了一款电动车型。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陷入了一场恶性的价格战。
毫不奇怪,中国汽车制造商渴望开拓新市场,导致2020年至2023年间中国汽车出口量增长了五倍。一些汽车制造商在俄罗斯市场获得了成功,比如奇瑞、长城、吉利等。
中国汽车制造商也热衷于在海外销售电动汽车,这引起了欧美竞争对手和政府的担忧。在美国,白宫正在考虑扩大关税以保护其国内汽车制造业,而欧盟发起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,并可能考虑采取类似措施。
2023年,在中国123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商中只有四家销量超过40万辆,这些公司包括比亚迪、特斯拉、Aion和五菱。许多新能源汽车生产商,去年销量不到10万辆,有些甚至月销量才几千辆。这导致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汽车行业进行整合。
在新能源汽车时代,造车似乎变成了“小菜一碟”,新能源汽车从设计、研发、测试、再到制造,这些环节往往只有两三年就完成了,甚至一些汽车厂商,用的是代工模式。这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,是不可想象的,以前一款新车的测试可能都要进行一两年,整个测试路程上百万公里,需要经历各种环境的测试。而新能源汽车,似乎将这些都简单化了,从提出要造车,到汽车下线,可能只在两三年就完成。造车门槛的降低,让整个汽车行业变得鱼龙混杂。
那么,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多如牛毛的新能源汽车品牌,不仅让消费者难以分辨,连一些汽车行业专家都叫不上名称。现在产能过剩,是时候进行整合,整合后的车企应该降本增效、提升安全性能,实现高质量的发展,将产品销往国外,而不是在国内内耗,打价格战。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数量最好控制在10-15家左右,大家觉得呢?
配图与文章无关,图片源于网络,如涉版权,请联系删除
新车迷编辑,想了解更多汽车行业信息,请关注新车迷
喜欢本文请点赞支持一下,谢谢!
- 随机文章
- 热门文章
- 热评文章
- 一降再降,比亚迪为何再次挥动“价格屠刀”?
- 路虎新车计划曝光,多款重磅车型亮相
- 专属内外设计,混动担当主力,广汽丰田全新凯美瑞正式上市
- 半决赛圈,理想L7老款pro,极氪001,家人求帮助
- 汽车行业行业点评报告:2月车市处于传统淡季,供给端、政策端全力促进汽车消费
- 浅析领克07 EM-P,搭载1.5T插混系统,外观前卫…
- 大众迈腾B9现身街头,长近5米+贯穿尾灯,增1.5T动力
- 李想回应理想MEGA遭恶意P图 :虽然身处黑暗,但是我仍然选择光明
- 领克汽车官宣降价1万元,领克07 EM-P卖多少钱合适?
- “40万级超舒适电混旗舰” 星途瑶光C-DM有多超值?
- 和问界捆绑营销,但转头发现对手是腾势,极氪,小鹏
- 1智界R7对上小米YU7 谁能成为25万级SUV头号玩家
- 2全新旗舰SUV!领克L946独家谍照曝光
- 3订单突破8万辆,问界M8未上市就成“爆款”,为啥会这么火
- 413.38万起比亚迪方程豹钛3上市 政策权益更惊喜
- 536款NOA车型测试,问界M7/M9智能驾驶存安全隐患
- 6奔驰B级 全部在售 2023款 2022款 2021款 2020款 2019款 2018款成都奔驰B级售价26.98万起 暂无优惠
- 7好不容易攒15万,选综合性能高的给家里没毛病吧?三车对比
- 8豪华MPV扎堆,魏牌全新高山对比岚图梦想家谁性价比更高?
- 9奇瑞汽车以“All in”新能源阵容首次亮相香港车博会
- 10新款蔚来ES6要来了!内饰竖屏变横屏,预计5月将上市
- 11新款捷尼赛思G80上市 31.8万元起售
- 1为什么四缸的摩托车,很少用于拉力款的设计,
- 22月国产小型SUV销量有点惨 无一款过万 传祺GS3第四,
- 3最近飞行汽车概念爆火!作为“普通人”的你准备好了吗?
- 4【12315投诉公示】长安汽车新增122件投诉公示,涉及其他合同问题等
- 530多万的顶级V8奔驰大SUV———北汽BJ90
- 6理想L6正式上市 售价24.98-27.98万
- 7车展选车:全新迈腾领衔,这些燃油车关注度够高!,
- 8新款捷尼G80开启预售!搭载2.5T发动机,预售价33.58万起,
- 9一汽大众大放价!宝来起售不到7万,迈腾14万起!
- 10全新比亚迪海豹06 DM-i上市,满油满电2100KM,9.98万起!
- 119月6日!五菱宏光纯电版即将开启预售!,9月6日!五菱宏光纯电版即将开启预售!